德行不亏缺, 变故自难常。 郑康成行酒, 伏地气绝; 郭景图命尽于园桑。
――不信因果
建安二十四年,果然如司马懿和刘晔预料,曹操在汉中迟疑没能入蜀后。时隔两年,待刘备初成气候时,反把曹操咬了一口——刘备进攻汉中。曹操大将夏侯渊定军山战死,曹操急忙亲率大军,迎击刘备。但战争已被刘备控制主动权,这时候曹操自感汉中已经没有必要在死守了。于是晚上便在军中发布教令“鸡肋”,无人明白曹操之意的时候,主簿杨修说:“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马上回去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几个月后,杨修被曹操所杀。
杨修死时也曾说,我早就知道我死的太晚了。而且曹操也十分痛恨杨氏父子,虽然曹操也在公共场合为杨修悲伤过,但再怎么装,人总归都是曹操杀的。一天曹操和杨修的父亲杨彪见面,见杨彪形容枯瘦,曹操知道是杨修被其杀的缘故,反倒伤口撒盐故意问杨彪:“杨公怎么这么瘦了?”
杨彪回答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西汉金日磾的儿子,因为被汉武帝所喜欢,有一天,金日磾遇见弄儿在殿里同宫女戏耍,他怕将来连累自己,便把弄儿杀死了。杨彪的意思是说,我惭愧没有金日磾那样的远见,而又还有老牛舐犊的爱子之心呀。曹操听了,心里有一丝的愧疚。毕竟自己也六十五岁的人,自己这一辈子缺德的事儿也没少干。
曹操或许也有一点伤心,因为曹操不会忘记自己最喜爱的儿子 ——曹冲。曹操南下赤壁的时候,曹冲已经快长成一个才俊。同时,曹操还给曹冲找到一个天才朋友——周不疑,曹操以为这将是他未来的希望。但是曹冲还未来得加冠,便病重死去。曹操后悔自己杀了神医华佗,叹息伤感道:“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但于此同时曹操也把目光看向了曹冲的这个天才朋友周不疑。周不疑非常聪明。曹操曾想把女儿嫁给他,周不疑不敢。但当曹冲死后,曹操就嫉妒周不疑的才华,要把周杀了。曹丕认为不合适,曹操却说:“此人非汝所能驾驭也。”,于是派刺客把这个仅仅十七岁的少年杀了。
曹操杀这么一个无辜的少年,显示出曹操狡诈嗜杀的性格。当曹冲没死的时候,周不疑就可以用。曹冲死了周不疑就不能用了。 不能被他用的才,他就有可能去消灭他。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曹操曾经有一个歌妓,这个歌妓声音非常好而脾气差,曹操想杀她的人又舍不得她的声音,这样由着她又难堪。于是曹操想了一个办法,他选一百个歌妓人,都教她们学习。没过多久,便有一个人和这个歌妓水平相当了,于是曹操就把这个歌妓妥妥地杀了。曹操这样的做事他也没觉哪里不对。
他一辈子也从来不相信有什么善恶因果。所以他写过一首诗《董逃词》。
德行不亏缺, 变故自难常。
郑康成行酒, 伏地气绝;
郭景图命尽于园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讥讽两个人,一个是儒学大师郑玄,那么好的德行,却喝酒的时候突然死去。郭景图也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但他依旧无缘无故的死在自己的园子里。曹操从来就不相信什么善恶因果,他是一个猎食者,在他看来只有目标。他可能就是那么一个流氓,而且还不相信报应。
所以曹操很推崇法家,他所制定的法律很严苛,但他以为自己就是法。
举个例子,一个宠爱的姬妾陪曹操白天睡觉,躺在曹操的床上。可能是曹操一会儿有些事儿要忙,但曹操又要睡一会,看到姬妾在旁边,曹操就对她说:“我先睡一觉,一会把我叫醒”。姬妾看到曹操平日很忙,难得休息,这次曹操又睡得那么香,就让曹操多睡了会儿,没有把他叫醒,等到曹操自己醒来,发现姬妾没有叫他,就把这个姬妾杀了。
这让我们觉得曹操很不近人情,或许曹操正是用一个自己宠爱的姬妾来树立自己的威严 。也可能这是曹操在学习孙武杀妾练兵的故事。
曹操领兵也非常极端严苛,一次曹操讨贼过程中,粮草不足,便私下里问管粮官:“怎么办啊?” 管粮的回答:“可以用小斛发给士卒粮食”,曹操说:“好,按你说的办”。但用小斛发了粮食以后,军中士卒马上就不满意了,导致军心不稳。曹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把管粮官找过来说:“只能借你的死来平息大家的怨言,不然这个事情不能解决了”,乃斩之,还在他的头旁边贴上告示写道:“此人用小斗发粮,盗窃官粮,现将他在军门前斩首”。
关于这样的把戏,也算是政治家们的老手艺。历朝历代都是有的,也就是所谓的替罪羊。
但也有一次曹操把火烧到自己身上,曹操行军行过麦田时,为了不打扰百姓便下令“士卒无败麦,犯者死”。但是偏偏曹操自己的马不小心踏入麦田中,曹操便召来主簿问怎么处理自己;主簿自然不敢问罪曹操,便说:“按照春秋的规矩,处罚不加给尊贵的人”。曹操却说:“制法而自犯,怎么能统领部队?但是我身为主帅,不能自杀,就自己处罚自己吧。” 于是割下一缕头发当作脑袋。虽然不少人说曹操奸诈,但作为主帅的曹操能放下尊严,这也是说的过去的。
曹操的性格就是这么极端,在极端中不时显现出狭隘、严苛、狡猾。但曹操的性格也是被时代所逼出来的,曹操最崇拜周公,周公是以礼治天下。生于乱世的曹操则不能光靠礼。陈寿说曹操“揽申、商之法,该韩、白之策。”
介于曹操的这样性格,一部专门黑曹操的书《世说新语》,就记载了很多对曹操不友好的文字。
书中有这样的故事,曹操为了防止别人杀他,便对大家说:“如果有人要害我,我立刻就心跳。” 他这样说害怕别人不相信,于是就找了一个托——他身边的侍从,对侍从说:“你揣着刀隐蔽地来到我的身边,我就说心跳。我叫人逮捕你去执行刑罚,你只要不说出是我指使,没事儿,到时一定重重酬报你。” 那个侍从听了,主公这么信任我,就相信了曹操的话。结果被抓起来了,还以为在演戏,也不觉得害怕,却被真正地杀了。到死也没明白过来,曹操肚子里卖的什么药。但曹操手下的人认为这是真的,挫伤了谋反者的气势了。
曹操就那样说还担心有人会在睡觉的时候偷袭他,于是曹操又说:“我睡觉时不可随便靠近我,一有人靠近,我就杀人,自己也不知道。身边的人应该十分小心这点。” 这么一天,曹操就假装睡熟了,故意把被子踢了,有个侍从看见曹操被子掉了,便要去把被子给他盖上,这是曹操突然跳了起来把他杀死了。这下再也没人敢靠近他了,白天曹操有心跳的招,晚上还有梦中杀人的本事。
这两个故事比评书还精彩,但明显站不住脚,这样的故事应该是只有天知地知,曹操知,和死了的人知,不会有外人知道。能够记录下来明显就是杜撰。
但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无风也不起浪。曹操确实干了很多缺德的事,杀孔融、荀彧、崔琰不说。 杀华佗、杀周不疑这样的人真正是曹操极端性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