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从汉中说起。
汉中,这里气候宜人。素有“小江南”的美誉。三千年前,大周王朝向南的势力止于此,这里曾是褒国的地界,它是野蛮与文明的交融地带。
当我们把历史的时钟拨回到公元前 779 年。这时的大周王朝已经风雨兼程地走过了 267 年。
第十一任君王,周宣王也撒手而去,他终其一生也没有实现他的中兴之愿。于是带着抱憾离开了人世。第十二人君王,是他的儿子姬宫湦,为周幽王。
褒国城门缓慢地打开,一队进贡的马车,排着长长的队伍,陆续地从城中行驶出来。这些寻常的车辆中,有辆车远远望去装饰华丽,车身通体朱漆,车衡缚轭上装着青铜铃,这是大周朝豪华的马车。褒国地处偏远,没有什么豪华的道路。但这条通往东北方向的路无疑是最繁荣的。
车队通过不是很平坦的大道,青铜铃叮叮作响。它在通知远方来的车,以防止令人尴尬的让道现象。
就在东北方向六百里的地方,就是车队的终点——镐京。镐京是大周王朝的王城,它坐落在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水流过的平原上,而渭水横贯在这块大平原上,分流出许多支流。这些支流哺育了这片肥沃的土地。直至后世仍然有“八百里秦川”的说法。
镐京当时正是天下政治、经济、文化的最重要的中心地方。
历史的规律告诉我们:一个两百多年的王朝,即便是繁荣的背后,也必隐藏着将要来临的风雨。
就在三年前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地震震级十分大,震中是岐山。
岐山就在镐京西边约 100 公里处,它是大周王朝的发源地,雅称龙兴之地。周文王、周武王、周公还有姜子牙一些人就是从这里努力,开创了周朝王业。信仰祖宗与历史的周朝人,一直以来,岐山都把看成周王朝的命脉象征,所以这次地震影响不小。
就单独从地震引发的灾难上看,直接就把不少山峰都震塌了,由于房屋和土地的破环,生活在岐山脚下的人民遭受了严重的灾难,众百姓无家可归。
不仅如此,此次大地震还引起了水文地质的变化,许多河流因此而枯水。于是岐山下游,肥沃的农田顿时失去了灌溉的水源,众多辛勤劳作的农民颗粒无收。一些人被迫背井离乡离开了这片土地,而留下来的也难以逃脱饿死的命运。由于荒凉的侵袭,原来远在西边与宣王交战西戎,牧羊、牧马来到这里,把这里当成了新的游牧之地。
针对这次的地震灾害,朝廷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如果按照常规的抗震救灾思路,也不需要什么讨论的。无非君王应该想办法安抚流亡百姓。然后,地震的发生会被认为是上天对君王的警告。此时的君王应该反思自己身上的过错(比如自己是不是敛财剥削百姓了,是不是好色误国了等),并以虔诚的心态祭天、祭地、祭祖宗,向神灵们检讨自己的过错,保证以后不犯。基本就没问题了。
而此时这位周幽王。可不愿意干这些东西。按照正史的盖棺定律,他不是一个好君王。
按照《谥法考》:
壅(音同拥)遏不通曰幽 ;
蚤孤铺位曰幽;
动祭乱常曰幽;
大意是:有三种情况会被叫做“幽”。
第一是: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听不进别人意见的自闭型。
第二是:刚刚接班就死了的可怜型。
第三是:乱了祖宗留下的典礼仪式的不肖型。
周幽王三样都基本符合,是个昏君。
他对于地震根本不关心,他的兴趣爱好和历朝历代的昏君一样,他只喜欢美女。
这时,卿士赵叔带就不满意了。赵叔带的父亲随宣王在几次和戎对战中,鞍前马后。其中在最后一次战斗中冒死救出宣王。
仗着自己是功臣后代,赵叔带就对幽王说了:
“大王,山川崩竭,打个比方来说,就如同一个人的血液干枯了,肌肤消亡了,这很危险啊。”
“再说了,而岐山还是我大周的发源之地,要是一旦被毁,这是上天在发怒啊,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避免的办法还是有的,如果大王能够求贤辅政,还可以消除天怒。但若是还是一味追求美女,恐怕早晚要出事。”
赵叔带确实是个“赵书呆”,他说的话幽王理解的意思就是:
因为寡人好色,所以老天爷发怒。
幽王想了想,干脆这样吧:赵叔带见不得我好色,要不你别干了,回家吧!
于是赵叔带愤愤而离去,到了晋国。从今而后赵氏一族也将会有大的作为。
把赵叔带炒了,幽王以为自己可以清静了,又接着回自己的深宫后院去干活了。
这时候大夫褒珦不乐意了,一次他当着文武公卿的面对着幽王大声说道:
“大王不怕上天的警告也就算了,却还要赶走朝内忠良之士,想这样子国家还怎么治理?”
这次幽王很有气度,没有把褒珦赶走,而是把他下了牢。不出意外就是无期。
被下狱的褒珦就是褒国国君,褒洪德的父亲。
褒国历史悠久胜于周朝,据说褒国是夏朝时期,褒氏因辅助大禹治水,辛苦历经十余载,因功劳而建褒国。如今是历经三朝,历史一千三百多余年。
回到那队从褒国赶往镐京的车马,为首的正是褒珦的儿子,褒国公子,褒洪德。脑子不算笨的他终于在父亲被关了三年后想出了救出他父亲褒珦的办法。
话说一日褒洪德在看史书,发现原来除了自己的父亲,还有一个人也被关起来过,而且此人来头还不小。于是他如获至宝,赶紧读完。马上就知道办法了。
史书上的故事是这样:
话说当年周文王姬昌,他喜欢布恩惠,施仁政。于是暴君纣王就猜忌姬昌。把姬昌骗来关在了一个叫羑里的地方,即河南安阳附近。姬昌整整被关了八年,在被囚的过程中姬昌发现监狱里长了一种草叫蓍草,于是姬昌用它来做推算工具。发明了一套算命理论,还写了一本书打发时间,这本书叫《周易》。国人后来知纣王贪财好色,就通过用金钱美女向纣王赎回了姬昌。
褒洪德照着纣王和幽王比较一下,的确差不多。于是就开始物色美女。
文王的国人想了八年才想到办法,而褒洪德只用了三年。足以说明多读书的好处。
有一天,一个叫姒大的村夫,带上一个女孩来见褒洪德。褒洪德见到这个女孩,正值花季,生的美艳无比,无法形容,褒洪德十分喜欢。于是他放心了,他知道幽王肯定会喜欢这个美女。
褒洪德开始对这个女孩进行包装,教会她各种礼节,还把他取名为:褒姒。
在取得满意的效果以后,褒洪德领着褒姒向王城出发了。他要带着褒姒换回自己的父亲。车队缓缓前行,经过跋涉终于到了镐京。镐京高大的城墙,宽阔的城门,城门下的大青石上有两条深黑色的凹痕,这都是四方诸侯来进贡的车辆轧出来的深深痕迹,它破旧而又深沉。 车队慢慢进入城门,直到那辆装饰华丽,车身通体朱漆,车衡缚轭上装着青铜铃的马车也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