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03)褒姒身世

August 03, 2015

褒洪德的算计当然是万无一失,当幽王看到褒姒的时候就忘记自己的王后申后了。从此幽王对褒姒百般宠爱,各种荒淫无道自不必细说。

对于褒姒这个女子,我们能看到的就是她倾国倾城的容貌。但当我们试图去细细端详她的时候却发现,我们根本就看不清楚她。史籍中,关于她的记载充满着各种稀奇古怪的传说,而他的本来面目只有仔细地思考与发现。

我们从已有的史料里看褒姒,似乎是上天安排她来出场的。

据说,在还是夏王朝桀王的时候。一日,王宫一处庭院内突然传来一阵恐怖的吼叫。当桀王在众人拥簇夏慌忙赶到庭中,看见两条神龙盘在正在庭内。

两条神龙会说人话,对着众人一直重复一句话———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已经死了的国君。

众人一阵惶恐后,见两条龙既不为非作歹地伤人,也不飞天腾云地离开。心中疑惑,不能任由着龙一直在这里,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过了会儿,桀王决定:算上一卦。

“老天爷在上,寡人把这两条龙杀了,可以吗?”

卦象显示:不行!

“那寡人把它们赶走,这总可以吧?”

卦象显示:不可以!

······

“寡人把龙的精气,收藏起来好不好?”

卦象显示:是个办法。

于是桀王用上好的玉帛,写上方方正正的书文,给龙看。龙一看玉帛上的文字,明白桀王有招了,要收它们的的精气。

马上,两条神龙就死了,仅仅只留下一滩黏糊糊的东西。

这就是所谓的精气,精气是什么东西?《国语》和《史记》上都说是“嫠(音同离)”,按照《国语》的解释是吐沫,还一种解释是血,另一种说法是精液。由于说法不统一,下文还是把它称作精气。

就这样,这滩黏糊糊的精气被当作宝贝供了起来。直到夏朝传到商朝,商朝传到周朝。

一直传到周厉王,厉王是幽王的爷爷,办国企被赶走的那位。他见到这个盒子被供在那里近千年都没人动,于是好奇了起来。厉王命人启开盒子。

这个古老的盒子启开后,令厉王十分扫兴。只见盒子内的黏糊糊的精气流了一地,十分肮脏。奇怪的是不管怎么弄,这东西居然还清洗不掉。

为了卫生,于是厉王使出流氓招式,他命一群宫女,脱掉衣服,赤身裸体地围绕着这滩黏糊糊的东西大吼大叫。

解释一下这招的精髓,因为古人认为女人在公共场合把衣服脱了是羞辱的,而女人的吼叫是有杀伤力的(古今看法高度一致),所以用此方法羞辱这滩怪物。

果然这滩怪物,不堪受辱。快速地变成一只大鳖仓皇而逃,夺路而走。

正就在大鳖逃跑的路上,恰好被一个七岁的小姑娘看见。但当小姑娘再次看的时候,大鳖却不翼而飞。此大鳖莫名其妙的没有下文了。

······

八年时光过去了,这时厉王也逃到霍州去了,宣王即位。然后又一件奇怪的事儿让人又想起了八年前的那件怪事。

原来,八年前看到大鳖的那个小姑娘,突然怀孕了。

十五岁少女怀孕今天是件新闻事,但这位姑娘是不夫而孕。

当这位姑娘生下孩子后,宫人们都觉得害怕。就把孩子给扔了。

······

很快这件事的风波被另一怪件事给掩盖了。

这时镐京城内的市井上突然流传出一首带有预言性质的童谣。童谣这样唱道:檿(音同眼)弧箕服,实亡周国。

大意是:卖箭农商,周国灭亡。

大凡统治者听到这样的童谣都是十分害怕的。从迷信的角度来讲,这是天降谣言,是上天提醒世人,提防未来的大事。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是有人故意散播谣言,蛊惑人心,预示着社会存在巨大的不安定因素。

不管是从迷信的角度看还是从科学的角度看,君王这时候都该要小心注意了,处理不好就要倒大霉。宣王相信这是上天的旨意,提醒他小心卖弓箭的人。

于是宣王果断英明,立马下令:看见卖弓箭的,就杀了。

恰巧有一对来城里的山村夫妻,他们经常做好弓箭拿到镐京城里来卖,卖的一点生活补贴。

本来一直都没问题的,这天算是倒了大霉了,一群官兵不由分说,直接就上了要抓人。于是夫妻俩极速逃亡城外,在逃跑途中,男子的妻子不幸官兵被抓住。男子也不敢回头,只是伤心地恸哭着以更快的速度朝南边逃去。

男子跑了许久发现终于无人追赶了,就在一处林子里休息。伤心之余,他听到有什么东西在鸣叫,仔细一听居然像一个婴儿。果然他马上在周围林子内找到一个弃婴,一看是一个女孩。抱起来一看,婴儿明显地看出模样俊秀,长大后定时倾国倾城之貌。

男子决定收养了她,抱起女婴朝褒国方向逐渐远去。背影中,这男子名叫姒大,他手里抱着的女婴,就是被宫女丢掉的那个女婴,后来叫褒姒。

这就是褒姒的身世的故事,他被司马迁记载在《史记》当中。

像看待其他历史故事一样,它是假的,但其中有很多真实的历史成分。

要想办法从这些史料中读出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当我们仔细地思考发现,史官们写史料时还是留给下了我们推理的空间。因为这个故事有两个疑点。

疑点一:女孩看见大鳖和她不夫而孕,实际上是不存在因果关系的。

也就是说,史料中只是说她看见了大鳖,然后八年后不夫而孕。我们都知道,人类是无法实行单性生殖的,所以女孩肯定有夫。并且人类和鳖这个物种是存在生殖隔离的,所以鳖不可能是孩子他爸。

那么问题来了,孩子他爸是谁?

答案肯定不是宣王。因为这个故事明显是编出来掩盖事实的,如果宣王是孩子他爸的话,根本用不着编。

通过适当的推理,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秘密:

有一天,一个位高权重的人趁宣王不在,和宣王的宫女私通。结果宫女怀孕了,为了隐瞒事实,他带领大家编了这套谎话。

疑点二:童谣。

很显然,宣王对童谣的处理,方向不对。那么如果按照社会科学的处理应该是怎么样的?

首先,禁止谣言继续传播,政府舆论部门要出来辟谣。然后,设法缉拿谣言的散播着,严刑拷打,审问出他的同伙和目的。

由于事情已经过去了三千年,当事人早已不在。笔者只能在纸上捉拿和审问犯人。

捉拿首犯:先确定几点信息。

1、谣言只在王幾内传播,说明首犯必定不是诸侯,而是王幾里面的人。

2、从谣言的水平来看,编造者必定接受了高等文化教育。

3、能够把谣言散播开来,说明首犯肯定经济实力雄厚,而且有同伙。

从上面的信息上来看,它们指向同一类人——贵族。

严刑拷打:什么仇什么怨?

1、祖上结仇,宣王父亲厉王曾经要关闭贵族私企,抢占贵族饭碗。后来厉王逃走,本来要杀宣王,邵公拿自己的儿子骗了贵族们。此仇要报。

2、宣王不仁,宣王是中兴之主,六伐诸戎,每次都找他们要钱要兵。这帮贪财鬼哪里舍得。有一次,宣王要查太原人民的户籍,方便征兵。没想到仲山甫却死死不让,宣王强硬要查,结果还是作罢。没办法,这帮贵族,使绊子的人太多了。

3、宣王固执,六伐诸戎,五次都是输,宣王却还要继续打。实际上凭借王室的力量根本不可能会输,但是还是输了。答案还是有人使绊子。

什么动机:吓唬宣王。

原来贵族们保守陈旧,不想出钱出力,还要阻止宣王集权用兵。所以用这么个方法告诉宣王:不要打仗,要和平。

综合这两个疑点,不难猜测:宣王的后宫有人淫乱,宣王的国政有人使绊子。

充分说明宣王为政时期的弊端:贵族势力尾大不掉,成为国中国了。

这些势力最终化为一个魔鬼,传给了幽王。幽王他接手这个烂摊子后,再也没有能力去搞那些小鬼了。因为爷爷搞经济收编差点死了,爸爸搞对外战争稳定国内也是一场空。所以他停止反抗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没有一个接受良好教育的君王,不想好好做上一番事业。而之所以会有昏君,是因为他已经无力反抗这个积累了几百年疾病的社会现实,所以他选择当一只埋头的鸵鸟。尽量不去看着冷冰冰的现实。

而幽王就是这一只鸵鸟。

读懂一些历史后,才会发现有一类人特别恐怖。他们不仅抢了别人的江山,还有把责任推卸载受害者的头上。

以前是贵族,后来是官僚,再后来···


Profile picture

Written by Vance who lives and works in Shenzhen, China, and is working hard to improve. You should follow them on cs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