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渭南某地,有一个叫惠邑的封邑,该封邑的领主叫姬余臣,姬余臣也是幽王的儿子。由于镐京城破,幽王和太子伯服都被乱军所杀,而原太子宜臼又被废,所以理论上他也是有天子的继承权的。
姬余臣其实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他也没想过要来争夺这个王位。但是这个时候有个人极力怂恿,这个人就是虢公翰。虢公翰是新一任西虢国的掌门人,原佞臣虢石父的儿子,虢石父死在镐京。虢公翰继承了父亲的权力欲望,由于虢石父主张废了太子宜臼,和宜臼也算是结下政治上的“血海深仇”,虢公翰怎么可能让宜臼继承王位来整自己?
所以,虢公翰开始四处张罗,寻找盟友。终于找到十几个小诸侯国的声势上的支持。
于是,西周又一件狗血的事情发生了。
在镐京城内,废太子宜臼的代言人申侯对外宣布宜臼即位,史称周平王。郑国、晋国、申国、卫国等国家发来贺电。
在惠邑城内,王子余臣的代言人虢公对外宣布姬余臣即位,史称周携王。西虢国带领其他十几个诸侯国发来贺电。
由于两王并立,并且都有相互支持的阵营,平王和携王就开始了明争暗斗。那么争取大国的承认就成为了平王和携王争夺的重点。
诸侯们就此迎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机遇,郑国也是在这个历史的机遇上开始发展。
郑国由于“桓公寄孥”,成为了唯数不多免于战火的诸侯,因此保留下来了实力。平王开始重点争取郑国,首先让郑掘突继承郑友的司徒之位,之后又给郑掘突加官进爵,赐他为上卿。可以说郑掘突已经取代了原来虢石父的位置,开始他权倾朝野的征程。
与此同时,平王又苦恼了。一日平王上朝的时候,看见昔日的镐京繁华无比,金碧辉煌。想到自己已经沦为废墟上的天子了,感慨唏嘘不已。在外加上附近惠邑的携王的烦恼。这样平王就萌发迁都的想法。
经过讨论之后,大家认为长期生活在废墟上也不是事儿,于是决定迁都。
大家这么愉快的决定是有基础的,原来大周王朝还有一个京城——洛邑。自从武王姬发死后,是由周公摄政。周公曾经完成过一项浩大的工程——在洛邑建都。虽然这项工程磕磕绊绊,但最终还是完成了“一都两城”的规模,史称“周公营洛”。
洛邑,即今洛阳,周朝时期,瀍水经由洛邑流过,整好把洛邑分隔为两座城市。瀍水的东岸叫成周城,瀍水的西岸叫王城,这里商贾云集,是个风柳繁华之地。可以这么说,洛邑的辉煌气派丝毫不亚于镐京。
迁!这么好的地方,不迁白不迁。
迁都之事定下来以后,由谁来筹划呢?
平王自己是既没有财,也没有力。晋国、秦国、申国分别是北方、西方、南方国家,到东边的路不熟,这也只能是出出力。
这事儿还是得郑掘突筹划。因为东迁的事儿,他就干过一回,而洛邑是靠近他的新家郑国的。
热热闹闹地搬迁工作就此开始,郑掘突是个极具有机遇头脑的人。此时郑掘突就向平王表示:大王,迁都的事声势浩大,只怕途中流氓强盗早就想打我们的埋伏了,但微臣兵微将寡,只怕······
平王明白,周朝的法律对各个国家的常备军都是有规定的。天子是六军,后世李商隐有诗云:“次日六军同驻马”说的就是天子的部队。身份高的诸侯是三军,“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意思就是大诸侯的军队。身份小的诸侯就是一军、两军、“自卫队”之类什么的了。
郑掘突是要扩军,平王就准了。
于是在郑晋秦三国部队的保卫下,平王缓慢向洛阳方向迁去。
在夕阳又一次落下西边残破的城墙的时候,镐京城里最后一队人马也向洛邑出发了,他们的身影拉的很长很长。在他们的背影下是在这镐京城内曾经统治天下二百五十二年的十二位天子。
《东周列国志》手卷词写道: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青史易过,属于镐京城内辉煌的时光,后世称为“西周”。
而并不遥远的东方,就是后世所称的“东周”。
郑掘突自打帮上平王搬家以后,心里就开始痒痒了,就像是一个道德品质并不是很高尚的人,负责给一个痴呆财主搬家一样,看到金银财宝总想往家里运。
不过郑掘突还没缺德到那个地步,金银财宝他是不会贪的,他要的是人口和土地。据野史传闻,郑掘突就在这个时候偷鸡摸狗的把众多原本属于周朝的人口,搬到自己的郑国去了。我个人对这个传闻深信不疑,因为这很符合他的性格。
不管怎么样,反正铁定的事实就是:平王的周朝搬到洛邑以后就穷了,郑掘的郑国突富了。
平王东迁成功到达洛邑后,郑国和晋国也都是各捞油水,但老实巴交的秦国愣是把平王平平安安地送到洛邑后才准备回去。没有官场经验的秦部族首领,没捞到油水又出了十足的力,就是连平王都看不下去了,很是感慨,真是患难见真情啊!。
可是平王也没办法,毕竟没钱赏赐。于是给秦部落升级为诸侯国,级别是伯国,虽然低,也算是和郑国平起平坐了。从此这个秦部族的首领就有了名分了,我们叫他秦襄公。大家要记住这个名字,因为秦国统一天下的事业,就是从他开始通过世世代代不断奋斗而取得的。
此外,平王回看西边,大手一挥,开出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笔空头支票。
这张支票上面这样写道:“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意思就是:我被西戎抢走的土地,你抢回来归你。
秦襄公一看,浑身来劲。
回国以后,杀了三只小马、三头黄牛、三只黑羊,祭祀上天。四处送礼品,通使来往。意在得意洋洋地告诉各路诸侯:寡人也诸侯了!
再看天下的形势:
肥了诸侯,瘦了君王。
西边秦襄公拿着空头支票上门找西戎要地方去了,北方晋国也开始左右天下政治,郑国和周朝被搅在一起了。
而郑国和周朝的利益是有冲突的,郑国和周朝任何一方要扩张都会侵犯对方的利益。
但郑掘突是个狠角色。